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9 18:10:54   浏览:892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令第1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的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9月30日经署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003年3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的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署长 牟新生

二○○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报关员资格考试、资格申请及取得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报关员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考试合格者可以向海关申请取得报关员资格。

第三条 海关总署组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考试”),确定考试原则,制定考试大纲、规则,统一命题;指导、监督各地海关具体实施考试,处理考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阅卷,公布考试成绩;管理各海关审核报关员资格申请、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事宜。

第四条 直属海关在海关总署指导下具体实施考试;受理、审查报关员资格申请,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

直属海关可以委托隶属海关受理、审核报关员资格申请,并办理颁发证书等事宜。直属海关应当将受委托的隶属海关和委托的内容予以公告。

海关对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的条件、程序等应当依法进行公示。

第五条 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海关总署决定,可以进行调整。

考试实行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采取全国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核分和统一合格标准的方式进行。

第六条 考试主要测试考生从事报关业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考试内容包括报关专业知识、报关专业技能、报关相关知识以及与报关业务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海关总署规章。

海关总署在考试3个月前对外公告考试事宜。

第七条 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

(一)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二)因在报关活动中发生走私或严重违反海关规定的行为,被海关依法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三)因向海关工作人员行贿,被海关依法撤销报关注册登记、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四)曾被宣布考试成绩无效,并被撤销报关员资格、吊销资格证书,不满3年的。

第九条 考试实行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考生应当在网上报名后,自行打印准考证主证,并按照公告规定及时到有关海关进行现场确认。

第十条 考生进行现场确认时,应当如实向海关交验下列证件:

(一)准考证主证;

(二)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原件及复印件。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凭有效香港、澳门身份证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台湾居民报名参加考试的,比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经现场确认的考生,应当于考试前1个月内自行从网上打印准考证副证。

考生凭准考证主证、副证及身份证件参加考试。

第十二条 海关总署核定并公布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

直属海关及受委托的隶属海关应当根据统一合格分数线,及时公布成绩合格、可以申请报关员资格的考生名单。

第十三条 考生对考试分数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对本人试卷卷面各题已得分数的计算、合计、登录是否有误进行核查。核查结果通知本人后,不进行再次核查。

第十四条 根据海关公布的名单可以申请报关员资格的考生,应当自名单公布之日起6个月内向原报名海关申请报关员资格。

第十五条 向海关申请报关员资格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报关员资格证书申请表》(见附件1)

(二)准考证主证;

(三)学历证书;

(四)身份证件。

第十六条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代为提出报关员资格申请的,应当出具《授权委托书》(见附件2)。《授权委托书》应当由委托人签章并注明委托日期。

第十七条 海关对申请人授予报关员资格的申请进行受理、审查、作出决定,以及对报关员资格予以撤销、注销等活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海关总署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十八条 除当场作出决定的外,海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授予报关员资格的决定。

决定不授予报关员资格的,应当向申请人制发不授予报关员资格决定书。

第十九条 海关决定授予报关员资格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

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的,可以不再制发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第二十条 报关员资格证书由海关总署统一制作,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者可以按规定向海关申请注册。

  第二十一条 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后,因故损毁、遗失的,可以按照下列程序向原发证海关申请补发:

(一)申请人向原发证海关书面说明情况,并在省级报刊声明;

(二)海关自收到情况说明和报刊声明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予以补发。

第二十二条 考生以伪造文件、冒名代考或者其他欺骗行为参加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的,海关经查实应当宣布成绩无效,并撤销其报关员资格。

第二十三条 海关工作人员有泄漏考题、纵容作弊、篡改考分等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003年3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的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本办法施行前通过2005年度报关员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向原报考海关申请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



附件

附件下载:
http://www.customs.gov.cn/Portals/0/zsgg/署令135号fj1-2.doc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附带民事起诉状样本
(本文作者:丛彦国)


附带民事起诉状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以下简称原告人):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职务:××。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以下简称被告人):
1、姓名,性别,××年×月×日出生,×族,籍贯××,××文化,工作单位,住××,身份证号:××,××年×月×日被依法××(被采取的强制措施情况);
2、姓名,性别,××年×月×日出生,×族,籍贯××,××文化,工作单位,住××,身份证号:××,××年×月×日被依法××(被采取的强制措施情况)。

诉讼请求:?
1、依法追究被告人××、××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2、判令被告人××、××赔偿原告人因其犯罪行为所遭受的损失人民币××. ××元;
3、判令被告人××、××对上述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事实与理由:?
××年×月×日,被告人××、××进行××犯罪行为。对被告人的罪行,原告人已向公安机关进行了揭发和控告。现被告人××一案,已经××公安局侦查终结,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情节以及造成的危害后果,××人民检察院×检刑诉字[20××]第××号起诉书中有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原告人造成了物质损失,现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一并审理,其事实和理由如下:?
被告人××犯罪行为,使原告人遭受严重物质损失,共计人民币××. ××元。
原告人上述物质损失,完全是由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占国家的 、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 ,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依上述规定,原告人特向贵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依法审判。?

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和证据来源:?
1、证人××,住址××,写书面证言1份,证明××事实;?
2、证人××,住址××,写书面证言1份,证明××事实;
3、证据××,由××出具,×份,证明××事实;
4、证据××,由××出具,×份,证明××事实。

此致?
××人民法院?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单位
法定代表人:××××?
20××年×月×日?


附:本状副本×份

[注意]
1、此样本适用案件范围:
(1)公诉案件;
(2)共同犯罪案件;
(3)被害人是单位的案件。
2、非上述案件,可参照适用。


营口市人抚恤优待实施细则

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


营口市人抚恤优待实施细则

(一九九五年十月三日市人民政府发布营政发[1995]41号


总则
为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抚恤优待,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辽宁省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凡在本市境内入伍或进驻本市境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武警(以下统称现役军人),以及户口在在本市的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优抚对象),均依照《条例》、《办法》和本细则的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市、市(县)区民政部门是本辖区内军人抚恤优待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细则的贯彻实施。
本市境内的所有单位(含中、省直属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均须依照《条例》、《办法》和本细则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军人抚恤优待,实行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制度,坚持法制化、制度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确保军人的抚恤优待与全市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使抚恤优待标准与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死亡抚恤
现役军人死亡,其家属凭《革命烈士证明书》、《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等有关证件,到当地民政部门领取一次性抚恤金。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划拨,抚恤金发放标准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立功或获得荣誉称号的现役军人死亡,增发一次性抚恤金,增发比例按国家规定执行。
一次性抚恤金按下列顺序领取:
有父母(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
有配偶无父母(抚养人)的发给配偶;
既有父母(抚养人)又有配偶的各发一半;
无父母(抚养人)和配偶的发给子女;
无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十八周岁以下的弟妹;
无上述亲属的不发。
户口在本市的现役军人死亡,荣立二等功以上和军以上单位授予英雄模范称号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向其家属表示抚慰;荣立三等功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向其家属表示抚慰。
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家属,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享受定期抚恤金。
无劳动能力,年固定收入不足当地人均年纯收入三分之二的父母、抚养人和配偶。
未满十八周岁或虽满十八周岁因伤残或在校读书、无经费来源的子女。
靠军人生前抚养、未满十八周岁的弟妹。
上述对象中的孤老、孤儿的发放定期抚恤金时略高于其他对象。

定期抚恤金由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定期发放,凡享受定期抚恤金待遇的家属要按期持《定期抚恤金领取证》,领取定期抚恤金。
办理《定期抚恤金领取证》,须本人提出申请,经村(居)委会证明,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由市(县)、区民政部门审批。
伤残抚恤
退出现役后,未参加工作的革命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抚恤金;退出现役后参加工作或享受离退休待遇的革命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保健金。伤残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按国家民政部和财政部制定的标准执行。
参加工作的革命伤残军人,享受本单位因公(工)伤残职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待遇。
退出现役的特、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实行分散供养、无工作单位的,由当地民政部门发给护理费;实行分散供养、享受离退休费的单位发给护理费,其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集中供养的不发护理费。
革命伤残军人因病死亡后,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当地民政部门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丧葬补助费标准发给其家属丧葬补助费,并增发半年的伤残抚恤金;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所在单位按病故人员的有关规定办理。因战因公致残的特、一等革命伤残军人因病死亡后,其家属按病故军人家属抚恤规定享受定期抚恤金。
革命军人因伤口复发死亡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革命伤残军人的死亡原因,医院须出具鉴定,由民政部门认定。

第四章 优待

义务兵入伍前为固定工或合同制工人的,由原工作单位按月发给其家属义务兵入伍前的岗位基本工资作为优待金,并继续享受原有的劳动保险等福利待遇。服役期间其单位工资调整享受本单位职工同等待遇,其优待金按调整后的基本工资发给家属。
家居农村的义务兵家属,由乡(镇)人民政府发给不低于当年人均纯收入的70%的优待金。优待金实行乡(镇)统筹。
义务兵入伍后继续保留其在农村承包的责任田和自留地(山、林);凡按人口或劳动力摊派的义务工和各种提留,其本人的,要一律免除。
家居农村的义务兵在服役期间,其家庭搬迁的,由新的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负责优待金的发放。
家居城镇的待业青年应征入伍,由当地民政部门发放优待金。优待金标准,每年每人不低于600元,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负担。
义务兵优待金按照法定的服役期限(陆军三年,空军、海军四年)发给。超期服役的,凭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通知继续享受,否则停发优待金。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现役军人,其家属不享受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待遇。
从本市直接招收的军队院校学员及文艺、体育专业人员。
不在本乡(镇)、街道办事处名额内入伍的(特殊情况除外)。
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
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和志愿兵。
服役期间,义务兵立功和授予光荣称号的,给予奖励,其奖励标准按下列规定执行:
被中央军委或大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由营口市人民政府奖励人民币2000元。
荣立特、一等功或被军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由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奖励人民币1000元,参战立功者略高。
荣立二等功的,由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奖励人民币500元,参战立功者略高。
荣立三等功的,由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奖励人民币300元,参战立功者略高。
家居农村的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家属,在享受国家定期抚恤金后,生活仍达不到当地人均生活水平的,享受群众优待金。群众优待金(包括定期抚恤金)可略高于义务兵家属,并免除各项摊派和农村义务工。
群众优待金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筹集,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不许挪用或占用。群众优待金发放的对象和数额,由乡(镇)人民政府定期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报告。
在乡复员军人及带病还乡、不能经常参加生产劳动、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退伍军人,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市(县)、区民政局批准,发给其《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领取证》,凭证到乡(镇)人民政府领取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享受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的优抚对象,其家庭生活仍达不到当地中等人均生活水平的,由所在乡(镇)、村予以优待,使其生活达到当地中等人均生活水平。
居住在农村的孤老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免除本人的各项摊派任务及负担。
革命烈士家属、革命伤残军人为维持生活开办服务网点,税务、工商部门应给予支持,提供方便,除增值税外,适当减免有关税费。
家居农村的优抚对象确需改善住房条件、符合宅基地规划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优先批给宅基地。
孤老革命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及未满十八周岁的烈士遗孤,由本人申请,经所在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可入乡(镇)敬老院的光荣间,本人不同意入敬老院而分散居住的,由所在村委会确定专人帮助料理生活。
革命烈士配偶、子女和生前抚养的弟妹,系农村户口且符合招工条件的,由当地民政部门审报,劳动部门承办,可安排其中一人就业。
城镇户口的烈士家属,符合当地招工条件的,招工单位应优先录用。
在乡二等乙级以上(含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医药费不实行包干。
在乡享受伤残恤抚金的三等甲乙革命伤残军人,因伤复发需要治疗的,凭市(县)区以上医院证明,到当地民政部门报销医药费。因病所需医药费,本人支付有困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从优抚事业费中酌情给予补助。

革命烈士子女在本市学校学习,免交学杂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助学金、奖学金。入公办托儿所、幼儿园等优先接收,适当减免费用。
革命烈士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其单位分配住房时,在同等条件下,须优先予以解决;因城市房屋改造动迁所需经费,在同等条件下,须从优予以支付。
革命伤残军人乘坐本市国营客车,凭《革命伤残军人证》优先购票,享受半价优待。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确保军粮补贴差价款及时到位。银行部门要确保军粮供应的流动资金,粮食部门对驻军部队要按时、按量、按质、按品种保证供应。对城镇优抚对象购粮应予优先,对孤老烈属、孤老革命伤残军人要送粮上门。属农村户口的优抚对象,交售公粮优先办理手续。
军队各种车辆在我市各停车场停车时,免交停车费。
各级政府要支持驻军部队的军事训练,要主动提供所需物资。对在乡优抚对象所需的化肥、农药、地膜、良种、柴油、煤炭等物资和发展生产所需的资金,各部门应优先供应或解决。
车站、商店、煤场、影院等部门要设立军人服务窗口、专柜,对军人优先优惠。
经军队批准随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志愿兵家属,驻军所在地要给予落户,公安部门办理迁入手续,凡符合招工条件的随军家属,劳动、人事部门要给予安排工作。
对家居城镇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志愿兵未随军家属的住房优先照顾。有工作单位的,按本单位双职工待遇分配住房;无工作单位、住房面积低于居民平均水平的,由当地房管部门统筹解决。
家居城镇的义务兵服役期间,地方安排住房时,应将其计入家庭住房人口。

第五章 附则

优抚对象被判处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通辑期间,停止抚恤和优待。服刑期满、恢复政治权利后,由当地民政部门批准,可恢复抚恤和优待。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细则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